和政县:稳步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1-21 15:39
字号:
收藏

2023年以来,和政县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州关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各项部署要求,抢抓历史性机遇,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围绕“要搬谁”“搬到哪”“怎么搬”,统筹当前和长远、衔接整体和集中,制定了《和政县2023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工作专班、强化统筹调度,举全县之力开展了四轮次攻坚,全力以赴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事办好、好事办实。2023年,省上下达我县搬迁任务724户,截至目前,在全省搬迁系统中录入搬迁群众3149户,搬迁入住724户、入住率为100%。

一、注重统筹推进,托起群众“安居梦”。“一盘棋”统筹谋划。坚持高站位、快行动、强统筹,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总体、年度、后续扶持等搬迁实施方案,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5次、推进会47次专题安排部署,抽调精干力量在各集中自建安置点和安置小区成立搬迁办公室,用心用情做好搬迁群众的信息对接、手续办理、务工就业等后续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快速融入、安心生活、发展致富。“一条心”合力攻坚。围绕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全过程,以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保障为出发点,建立县级领导包抓乡镇、乡镇领导包抓村社、村社干部包抓到户的“三级”责任清单,制定点对点、人对人的包抓入住责任制度,优化工作专班,逐级压实责任,形成了上下贯穿、左右联动、齐抓共管、合力共为的良好工作局面。“一体化”部署推进。坚持“周报告、旬汇总、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工作机制,加大推动落实、日常调度和督促跟进力度,明确时间节点、强化攻坚举措,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城乡融合发展、和美和政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结合、一体推进,高质高效推动搬迁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二、坚持多措并举,筑就民生“幸福巢”。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多措并举强宣传,通过村民知情大会、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多形式、多角度宣传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重要意义和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群众消除顾虑、转变观念、把握机遇,帮助群众算好搬迁“安全账”“发展账”“经济账”“长远账”,推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从“要我搬”向“我要搬”转变。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宣传折页2万余册,播放宣传片2000余次,召开村民知情大会350余次,入户走访动员800余次。强化通盘考虑,精准识别对象。按照整社、整沟、整片、整山头搬迁工作思路,严格乡镇摸底、户申请、组评议、村复议、乡政府审查程序,开展全方位、无死角、拉网式摸排核实,逐户摸底调查,主动公示公开,精准确定搬迁对象,深入研判搬迁方式,推动形成搬迁规模效应,提升搬迁工作质量;截至目前,已认定通过2805户,摸排确定安置房源2817套,为搬迁群众购房入住奠定了基础。强化资金保障,合理布局安置。全面落实“10+5+N”资金补助政策,结合县情实际,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统筹整合各类资金,选择楼房安置的最高可享受补助资金25万元,选择集中自建点安置的最高可享受补助资金20万元,不足部分由群众自筹解决。积极组织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开展“蹲点服务”和“上门服务”,及时拨付搬迁补助资金,准确掌握补助资金到户情况,全力做好贴息贷款和按揭贷款办理,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资金困难,确保群众尽快搬、及时住、按时拆。目前拨付补助资金123户1226万元,拨付率100%;办理贴息贷款260户1300万元,按揭贷款174户3525万元,专项贷款121户615万元。

三、聚焦后续扶持,打造宜居“新家园”。“两单一表”抓安置房屋建设。统筹考虑城乡融合、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稳定就业等因素,创新安置点工程量清单、资金投入清单、建设倒排工期表“两单一表”机制,加班加点赶工期、争分夺秒抢进度,高标准谋划实施了三合、达浪、松鸣3个集中自建安置点,已建成安置房872套,安置搬迁群众449户。坚持落实“一户一宅、占新腾旧”政策要求,紧盯时间节点、目标任务,全面开展搬迁群众旧房拆除和复垦复绿,让群众搬离“忧居”、住进“优居”。“四化四建”抓公共服务配套。聚焦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先后投资1.14亿元全力推进安置点污水处理、燃气管网、入户道路、电力通信、文化广场、光伏发电等设施建设,扎实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高标准建设宁河中学、香子小学、龙泉初中、县妇幼保健院保障设施4个民生项目,确保每个集中自建安置点3公里范围内有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实现搬迁群众“出门有路、抬脚上车、就近上学、便利就医”。“两个关键”抓搬迁后续扶持。着眼提高搬迁群众生活品质,狠抓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大力发展旅游、养殖、光伏等后续扶持产业,在安置点附近实施了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搬迁安置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引导搬迁群众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地,拓宽增收渠道、夯实收入基础。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范围,为零就业家庭每户落实1名公益性岗位,全力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