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县:由“大”向“强”走稳乡村振兴进阶之路
近年来,和政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始终坚持把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摆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聚力建设农业强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紧盯“国之大者”抓落实,坚决守牢稳产保供底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县政府与各乡镇、乡镇与辖区各行政村层层签订《2023年稳定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逐级传导压力、靠实责任,多措并举狠抓春耕生产、秋粮收购,全县粮播面积达18.44万亩,粮食产量达7.23万吨,实现了粮食生产“三个不减”。全面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强化部门协作、规范公示公开、加强日常监管,让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直达农民“腰包”。今年先后落实耕地力保护补贴1015万元,种粮补贴101万元、草原生态补贴39.76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49万元,充分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力保障了全年粮食生产任务高质量完成。全面整治撂荒耕地。落实最严格的“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进一步加大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力度,持续开展“撂荒地”专项整治,按照宜耕全耕、不漏一户、不漏一块的原则,全覆盖摸排闲置“撂荒地”1031亩,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发动群众自种,实施农业托管服务项目等方式现已全部复垦。
聚焦共同富裕强基础,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积极推广使用“甘肃一键报贫”系统,充分利用户情信息管理系统,对所有农户进行常态化监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收入稳定增加等方面,先后开展了5轮全覆盖核查,全县累计新识别监测对象40户205人,对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全覆盖选派帮扶责任人、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稳定消除监测对象12户49人。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以分红、务工、土地流转、技术服务、统销统购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提能、带动农户就业、带动农户增收、带动农户进入产业。经营主体流转15424户土地65225亩,及时足额落实土地流转费用3261.25万元,增加了农户财产性收入;种养殖基地吸纳务工等方式带动农户15308户(包含重复带动)、季节性用工带动17475人(包含重复带动)。
聚力乡村建设增“颜值”,积极打造和美乡村典范。全面落实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紧盯三大类23项指标,全州率先创新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积极筹措各方资金,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乡村建设,在成功创建27个省、州、县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创建15个省级示范村、5个州级示范村、10个县级示范村。按照“1184”工作思路,常态化清理畜禽粪污、农膜及秸秆、柴草、农机具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统筹农村改厕、污水和垃圾治理等项目资源,紧盯改善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立足农村现状,不搞大拆大建,采取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改造提升的方法,片区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县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500多吨、水塘201口、沟渠2130公里、淤泥3600多吨,拆除破旧大门、废弃棚圈、简陋柴草房1355座,清理草垛、柴草堆、砂石堆等6000多处,组织2000多名保洁员常态化开展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全县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