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花儿朵朵开——三十里铺初级中学花儿进校园活动掠影
漫漫历史长河,千年文化传承孕育出了绚烂多彩的“非遗”文化。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让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进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三十里铺初级中学一直以来都将非遗文化传承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夏,世界非遗——花儿的故乡。花儿——“活着的诗经”,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花儿,连同我国申报的其他2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道获准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校园中开展“花儿进校园”实践活动,目的是加强青少年学生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学习。在现代化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今天,新媒体给新一代的青少年带去了更为广阔、精彩的世界。“花儿”作为传统的文学艺术,不应该是刻板的临摹式的照搬照抄,而是要与时俱进,对其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创新,只有不断探索花儿艺术的发展道路,教育青少年学生唱出家乡临夏60年来的巨大变化,唱出美丽和政新时代的主旋律,保持花儿艺术的生命力,在我们青少年身上得到创新和传承,使其经久不息,长盛不衰。“花儿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必将对花儿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花儿”这朵艺术奇葩开得更加绚丽多彩,使临夏成为“花儿”成长的沃土和走向世界的平台。
我校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召开了“花儿进校园”专题安排会议,成立了以祁晓娟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兴趣小组活动计划,选拔有兴趣爱好和歌唱天赋的30名学生,由马紫忠副校长牵头,卢海云主任负责,马忠贤老师和马红老师指导,利用每周一节音乐课和每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按计划开展工作。
花儿曲目:二梅花令《新校园》
让花儿走进校园,让花儿的曲调在学生心中荡起涟漪,让花儿的传承汇聚更多的新鲜元素,是花儿传承和普及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孩子们听到花儿,爱上花儿,演唱花儿,传承与发展花儿,让非遗文化扎根,发芽,壮大是花儿进校园的初心。
花儿曲目:啦啦令《六月的和政赛江南》
我校的“非遗进校园”特色活动,还有高立明副校长牵头,体育组教师负责的武术操《功夫劲扇》,装点了春意盎然的美丽校园。
《功夫劲扇》是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武术健身项目。武术动作与开扇的挥舞动作相结合,柔中带刚、轻灵圆活,充满了舞蹈的轻柔美感与武术的阳刚威仪,正可谓是集武术之劲律,舞蹈之典雅,戏曲之神韵为一体。这种运动飘逸潇洒、自然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愉悦与享受中,促进身心健康,激发创新精神!本套自编功夫劲扇共30个正式动作,加一个起势一个收势和两个过门动作,整套共62个动作。
《功夫劲扇》武术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终生健身打好基础。《功夫劲扇》进入校园,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代代流传。
非遗进校园,花儿朵朵开。非遗进校园活动大大提升了非遗的可见度,丰富了学生的课程,促进了非遗传承,增强了师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