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两会】2022年成绩单!“数”说和政发展变化!

来源: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1-09 10:19
字号:
收藏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拿出愚公之志、使出浑身解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付出了辛勤汗水,历经了风雨坎坷,收获了群众“点赞”。

1月4日,和政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县长马寿龙代表县人民政府所作的《和政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2022年,和政县有哪些亮点成绩?这份成绩单,一起来看看!

我们迎难而上、感恩奋进,乡村振兴再上台阶

把防止返贫作为底线任务,建立了“4+4”防返贫工作体系,为1565户7188名监测对象落实帮扶措施6088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069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13亿元、富民贷1226万元,完成劳动力培训1.1万人次,实现劳务输转6.32万人次、创收16.14亿元。组织3700多名干部担任“包户长”联系全县4.55万户农户,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网格化包抓工作机制。深化中央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累计落实帮扶资金6719万元,完成消费帮扶1.35亿元。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投资1.72亿元实施了风貌改造、村社道路建设等项目,全面完成了17个省州示范村创建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复垦复耕“撂荒地”4618亩,硬化村社道路38公里,我县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高标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完成搬迁1314户6637人,落实补助资金1.04亿元、贴息贷款2110万元。全面打响城市空间更新优化攻坚战,谋划实施了总投资65.6亿元的供热管理站供热系统扩建、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龙泉大桥、育才初中、县医院内科综合楼等39个项目,建成了智慧停车场、城乡水源保障工程、滴珠山公园提升改造等项目,西关下新村、前川、南关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拔地而起,新建住房1248套、实施改扩翻7882户,新增学位5000个、车位1416个、新能源充电桩83个,县城产业集聚能力、人口承载能力、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

图片

我们铆足全力、大抓项目,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全力以赴争资金、引项目、抓开工、扩投资,总投资119.5亿元的110个新续建项目中,大南岔河流域水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三站合一”、城区学校校舍改造、松鸣特色小镇供热工程等45个项目已建成,临夏四家咀至三岔沟二级路、安临一级路和政连接线、香花坪旅游产业路、桦林至扎马梁旅游产业路等道路工程建成通车,古动物化石研究和展示中心、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广通桥至三河大桥道路工程等项目加速推进,累计完成投资37.4亿元,同比增长65.6%。争取到中央省级预算内资金3.02亿元、同比增长41.8%,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35亿元、同比增长40.7%,资金争取创历年新高。在第28届“兰洽会”上成功签约了和政问月航天科技研学中心等35个项目、总投资87.42亿元,2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工率77%。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动工建设了投资3.9亿元的东西协作和政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1.03亿元的高能电子加速器辐照产业园,综合农贸市场及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即将建成投运。

我们调优结构、蓄力赋能,特色产业加速升级

按照“两园驱动、三带协同”产业发展布局,全面打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在保证18.2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了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赤松茸产业园、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创建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5个,完成粮油类保险8万亩、养殖类保险7.7万头(只)、赤松茸保险2800亩,落实产业奖补6976万元,认证“三品一标”6个,打造“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探索建立了太子山沿线食用菌种植片区党委,通过“党支部+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企业和群众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2万亩,打造形成了沿太子山万亩食用菌产业带。文旅产业加速转型,投资17.2亿元实施了滨河东区游客服务中心、垄上行乡村振兴文旅综合开发、博物馆一二号馆展陈等12个文旅项目,三岔沟、乡语乡村、宁河古城成功创建3A级景区,建成了中国河砚博物馆,咀头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松鸣岩旅游度假区成功入选省级旅游度假区。高水平举办了梨花节、油菜花节、“花儿会”等节会活动,全县共接待游客115.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6亿元。工业经济逆势走强,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成功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实施了企业孵化园、帐篷家乡村振兴配套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园等项目,临夏海螺水泥产值突破5亿元、华龙乳业产值突破1亿元,园区31家企业累计投资23.84亿元,实现生产总值9.5亿元,完成税收3100万元,吸纳就业2000余人。培育规上企业1家、限上企业14家,打造美食产业门店240家,新增市场主体1018户,中小微企业贷款新增余额5.9亿元,办理留抵退税4793万元。

我们擦亮底色、扮靓颜值,美丽和政焕发新貌

扎实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实施了广通河水生态修复治理、牛津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营造林7.3万亩,绿化美化行道21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44平方公里。常态化整治扬尘、烟尘、机动车尾气污染,大力实施冬季清洁取暖、光伏发电、海螺水泥脱硝改造等项目,完成清洁能源改造1531户。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持续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地表水、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了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达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疏浚河道12万方。扎实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等工作,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78万吨、利用率87.6%,回收废旧农膜445吨、回收率85.5%。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清理垃圾3100多吨、沟渠1800多公里,拆除危房、破旧院门等1175处,建成垃圾转运站2座,全县生活垃圾实现了无害化焚烧处理。

图片

我们坚守初心、为民惠民,群众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把有限财力向民生倾斜,民生领域支出达25.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45%。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通过“名师引进”“名校托管”“名县帮扶”等超常举措,创新发展教育事业,实施了总投资15.9亿元的宁河中学、香子小学、县职校实训楼等项目17个,落实教育惠民资金8091.7万元,县职校与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实现一体化办学。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实施了中医院保障设施、县医院重症医学传染病区、妇幼保健院保障设施等卫生项目6个,报销城乡居民住院费用2.4万人次、7393.6万元。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城镇就业2294人,落实救助资金1.73亿元,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1215套。涉及我县的“两癌”筛查等15件省州民生实事已全部办结。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县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持续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了应急·公安综合指挥系统、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等项目,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我县荣获平安甘肃建设示范县称号。

图片

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疫情形势趋稳向好

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高效应对多轮疫情冲击,有力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牢外防输入关口,及时设立兰州、西宁前置哨点,在县界设置交通检测点13个,全面落实“落地检、分类管、闭环运”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迅速补齐防控能力短板,改造启用集中隔离点23个1280间,建成了方舱医院和5所核酸检测实验室。科学精准开展常态化防控,建立保供保畅闭环管理机制,保障物流渠道不阻断、企业原料不断供、生产建设不停工,以果敢之为、精准之策守护了社会之稳、群众之安。我们始终胸怀大局、情系百姓,火速驰援兰州、定西等地疫情,克服困难抽调医务人员支援兄弟县市、接收代管隔离人员,传递了守望相助、携手抗疫的深厚情谊。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广大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给予了最大的理解支持,2400多名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下沉一线、昼夜奋战,县乡村干部、公安民警、爱心人士用真心大爱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用辛勤汗水筑牢了坚固屏障。在此,我们向所有参与疫情防控的党员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图片

我们守正创新、强基固本,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和政府工作规则,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纠“四风”、转作风,持续加大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廉洁防线不断筑牢。主动接受县委全面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纪律监督和社会各界广泛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0件、办理率83%,政协委员提案36件、办理率90.7%。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使用“甘快办”APP,梳理优化县乡村三级办事事项4924项、全程网办率达98.3%,建成了县大数据运营指挥中心,数字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设实干政府,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躬身实干、干就干好的抓落实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