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交和接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有关规定,编制本指南。
一、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及范围
县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包括县政府及县政府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为县级行政机关)。县政府信息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以下信息外,其余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一)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
(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
(四)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五)县级行政机关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
(六)县级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该公开的从其规定)。
二、信息公开的主体及方式
(一)主动公开
1.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负责向社会主动公开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制发的非涉密类政府信息。主要包括:
(1)县政府“和政府发”、“和政府函”和县政府办公室“和政办发”、“和政办函”文件中宜于主动公开的文件。
(2)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情况。
(3)非涉密的县政府重大活动。
(4)非涉密的领导活动、讲话。
(5)非涉密的县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内容。
(6)县政府人事任免。
(7)非涉密的县政府重大督办事项。
(8)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
(9)县政府及其工作机构的领导人员简历、职务、分管工作、机构职责等信息。
公开形式:
(1)和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网址:http://www.hezheng.gov.cn,微信公众号“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信息。
(2)和政县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三号统办楼2楼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三馆一中心1楼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政务大厅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城关镇兴和路3号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三合镇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三合镇周刘家村二社31号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马家堡镇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马家堡镇中庄村李家城社288号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卜家庄乡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卜家庄乡卜家庄村阴洼社32号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买家集镇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买家集镇团结村下河那社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3)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等其他形式公开政府信息。
2.县政府授权县政府部分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负责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县发改局负责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县财政局负责发布县级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3)州生态环境和政分局负责发布环境质量公报;
(4)县统计局负责发布统计公报;
(5)县司法局负责发布县政府规章;
(6)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公开的县政府的其他信息。
3.县政府各组成部门按职能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非涉密情况;(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
(2)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理情况;(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
(3)国土空间规划及执行情况;(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4)土地征收批准文件;(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5)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公开招投标及工程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等部门)
(6)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单位:县招商局)
(7)资源开发方面的规划、招投标资格及实施过程和结果;(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等部门)
(8)扶贫、优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民政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残联等部门)
(9)公益事业的投资、建设和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10)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方式、采购结果;(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11)政府基金(专项资金)的安排,支持项目的条件、标准、申请程序、批准结果、使用和监督情况;(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
(12)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及其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责任单位:县审计局)
(13)办理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及办理结果;(责任单位:具有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部门)
(14)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责任单位:具有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的部门)
(15)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的目录、标准、依据;(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16)政府定价目录或指导价目录的调整;(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17)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
(18)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及录取情况;(责任单位:县教科局)
(19)本机关的管理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领导成员及分工情况;(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
(20)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公开时限:县政府各组成部门应当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调整更新,明确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并通过和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广播、电视、政务新媒体以及其他便于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的载体公开信息。以上信息的公开时限为自信息产生或变更后的20个工作日内。
(二)依申请公开
除上述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其中,公众向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按以下方式办理。
1.受理机构
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受理公众向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8:30-12:00,下午14:30-18:00(法定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咨询电话:0930-5521059
传 真:0930-5521777
通讯地址:和政县城关镇一号统办楼三楼
邮政编码:731200
2.申请方式
向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申请人,应当填写《和政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和政县人民政府网“信息公开”栏目下“依申请公开”子栏目下载,复制有效。填写书面《申请表》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机构代为填写。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但申请人可通过电话咨询申请程序。
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真实载明下列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受理机构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
个人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3.申请渠道
(1)信函申请。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应当在信封的显著位置标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将申请邮寄至受理机构。
(2)当面申请。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接收当面申请。
(3)传真申请。申请人可通过传真方式向受理机构发送申请表。
(4)互联网申请。申请人可通过和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信息公开”栏目下“依申请公开”子栏目,直接填写并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4.申请处理
受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将进行登记和审核。经审核申请的内容描述不明确,或者未按要求提供相应身份证明的,受理机构将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经审核申请符合受理各项规定的,受理机构将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分别作出答复。
5.申请受理时间
(1)申请人当面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提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2)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行政机关签收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以平常信函等无需签收的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于收到申请的当日与申请人确认,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3)申请人通过互联网渠道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传真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双方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6.答复时限
受理机构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将于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将按程序报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受理机构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三、政府信息公开审查
对于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县级行政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不能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开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机构名称: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办公地址:和政县城关镇一号统办楼三楼
办公时间:8:30—12:00 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930-5521059
传 真:0930-5521777
电子邮箱:1782251894@qq.com(此邮箱不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仅提供咨询等服务)
五、监督方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和政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单位名称: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0-5521059
传 真:0930-5521777
通信地址:和政县城关镇一号统办楼三楼
邮政编码:731200
2.行政复议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930-6214308
通讯地址:临夏市红园路13号
邮政编码:731100
3.行政诉讼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930-6245000
通讯地址: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北滨河东路
邮政编码:731100
2024年和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踔厉奋发、躬身实干,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13983万元,比上年增长7.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524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10779万元,增长13.48%;第三产业增加值236680万元,增长5.0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6.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7.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423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为1.12%。
表1: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 |||
指标 | 绝对数 | 增长 | 构成 |
地区生产总值 | 413983 | 7.32 | 100 |
分产业 | |||
第一产业 | 66524 | 6.4 | 16.1 |
第二产业 | 110779 | 13.48 | 26.7 |
第三产业 | 236680 | 5.02 | 57.2 |
分行业 | |||
农林牧渔业 | 69084 | 6.42 | 16.7 |
工业 | 31914 | 4.58 | 7.7 |
建筑业 | 78981 | 17.11 | 19.1 |
批发和零售业 | 19622 | 5.72 | 4.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948 | 5.24 | 1.2 |
住宿和餐饮业 | 8374 | 12.07 | 2 |
金融业 | 28255 | 12.45 | 6.8 |
房地产业 | 39915 | 2.68 | 9.7 |
其他服务业 | 132890 | 3.77 | 32.1 |
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0.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36万人,乡村人口13.85万人。县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31.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比上年末下降2.47个千分点。
表2:2024年和政县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标 | 年末人数(万人) | 比重(%) |
全年常住人口 | 20.21 | 100 |
其中:城镇 | 6.36 | 31.46 |
农村 | 13.85 | 68.54 |
其中:男性 | 10.14 | 50.17 |
女性 | 10.07 | 49.83 |
其中:0-14岁 | 5.8 | 28.68 |
15-59岁 | 11.68 | 57.81 |
60岁及以上 | 2.73 | 13.51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47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791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1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7%。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16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6.08万亩,比上年增加0.2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71万亩,比上年减少0.1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0.96万亩,比上年减少0.16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99万亩,比上年减少0.007万亩。果园面积1.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1.94%。其中,夏粮产量1.76万吨,同比增长10.24%;秋粮产量4.45万吨,同比下降0.99%。全年蔬菜产量2.3万吨,同比下降13.14%。园林水果产量1.3万吨,同比增长2.27%。中药材产量0.92万吨,同比增长1.48%。全年肉类产量5177.17吨,同比增长10.87%。牛奶产量2000吨,同比下降31.7%。
年末大牲畜存栏4.3万头(只),同比下降1.49%,其中牛存栏4.3万头,同比下降1.42%;牛出栏2.6万头,同比增长11.18%。羊存栏11.6万只,同比下降0.74%;羊出栏8.05万只,同比增长12.71%。生猪存栏0.92万头,同比增长4.56%;生猪出栏0.95万头,同比增长0.55%。
表3:2024年和政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62098.16 | 1.94 |
夏粮 | 17573.29 | 10.24 |
小麦 | 16838.34 | 12.13 |
蚕豆 | 734.95 | -19.99 |
秋粮 | 44524.87 | -0.99 |
玉米 | 36216.11 | 0.39 |
洋芋 | 8308.76 | -6.62 |
油料 | 13962.42 | -2.16 |
蔬菜 | 22966.77 | -13.14 |
水果 | 13078.09 | 2.27 |
药材 | 9169 | 1.48 |
肉类总产量 | 5177.17 | 10.87 |
绵羊毛产量 | 157.78 | -42.8 |
牛奶产量 | 2000 | -31.7 |
禽蛋产量 | 509.12 | 178.35 |
大牲畜年末存栏(头) | 42823 | -1.49 |
牛年末存栏(头) | 42574 | -1.42 |
羊年末存栏(只) | 116067 | -0.74 |
猪年末存栏(头) | 9168 | 4.56 |
鸡年末存栏(万只) | 26.2 | -0.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914万元,比上年增长4.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417.33万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8981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年末具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家。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740.7万元,比上年增长54.81%。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45万元,比上年增长4.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221.3万元,同比增长2.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923.7万元,同比增长10.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8081.2万元,同比增长3.5%;餐饮收入9063.8万元,同比增长10.5%。全年进口总额527万元,出口总额63.2万元。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70853万元,同比增长16.4%。其中,项目投资267851万元,同比下降17.8%,房地产投资203002万元,同比增长157.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3002万元,同比增长157.7%。房屋施工面积676224平方米,增长5.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24301平方米,同比下降0.77%。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223919平方米,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79283平方米。
表4:2024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 |||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增幅(±)% |
房屋施工面积 | 平方米 | 676224 | 5.2 |
#住宅 | 平方米 | 524301 | -0.77 |
本年新开工面积 | 平方米 | 223919 | 160.66 |
#住宅 | 平方米 | 179283 | 152.48 |
本年竣工面积 | 平方米 | 13200 | -86.83 |
#住宅 | 平方米 | 13200 | -85.82 |
本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 平方米 | 130844 | -7.4 |
#住宅 | 平方米 | 129866 | -5.13 |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87%。其中,税收收入11777万元,同比增长14.15%,非税收入4009万元,同比增长2.24%。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4280万元,同比增长11.84%;企业所得税459万元,同比下降31.39%;个人所得税130万元,同比下降7.1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0389万元,同比下降8.4%。其中,民生支出267107万元,同比下降6.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6.8亿元,同比增长7.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9.5亿元,同比增长27.7%。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82.6元,比上年增长5.8%;人均消费支出23282.6元,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4.7元,增长8%;人均消费支出9829.1元,增长5.9%。
表5:2024年和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情况 | ||||
指 标 名 称 | 城镇 | 农村 | ||
绝对数(元) | 比上年增长(%) | 绝对数(元) | 比上年增长(%) | |
可支配收入 | 27982.6 | 5.8 | 10704.7 | 8 |
一、工资性收入 | 16596.7 | 6 | 3709.1 | 7.6 |
二、经营净收入 | 5576.5 | 5.4 | 3898.4 | 8.1 |
三、财产净收入 | 494.9 | 5.3 | 174.9 | 7.6 |
四、转移净收入 | 5314.5 | 5.7 | 2922.3 | 8.4 |
总支出 | 33188.5 | 9.6 | 16775.3 | 4.6 |
消费支出 | 23282.6 | 2.8 | 9829.1 | 5.9 |
(一)食品烟酒 | 6567.1 | 1.1 | 3007.4 | 6.4 |
(二)衣着 | 2469.9 | 3.7 | 811 | 4.9 |
(三)居住 | 4375.3 | 6.6 | 2015 | 6.8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4269.1 | 2 | 1188.6 | 5.6 |
(五)交通通信 | 2741.7 | 0.5 | 1079.2 | 3.8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1281.9 | 4 | 377.9 | 4.8 |
(七)医疗保健 | 1439 | 4.3 | 1292.4 | 6.4 |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 138.7 | 2.7 | 57.5 | 6.8 |
年末全县共有2795户6153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330户33069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96户1096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223934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中,本地参保209088人,异地参保14846人,职工参保6734人,参保率95.3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项,其中州级7项。完成合同成交金额5505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初级中学6所,小学124所,教学点48所,普通高级中学2所,中专及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140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6697人,比上年增加2239人,其中高中4975人,初中11722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6266人,比上年减少659人。幼儿园在校学生数8240人,比上年减少786人。全县中专及职校专任教师32人,高中专任教师411人,初中专任教师836人,小学专任教师1688人,幼儿园专任教师564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62%。
十、文化旅游、体育和卫生健康
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强力推进了以和政古生物化石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松鸣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主的多个高品质文旅景区景点建设。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62.21万人次、同比增长44.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81亿元、同比增长36.48%。
年末全县共有县级公立医疗机构140个,其中县人民医院1家,中医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1家,乡镇卫生院14所,村卫生室122所。个体诊所44家,民营医院5家。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81人,其中正式职工568人,临聘人员864人,民营机构人员149人。公立医疗机构医师618人(有证433人,无证185人),护士503人(有证460人,无证43人),医技人员182人(有证83人,无证99人),高级职称92人,中级职称138人,初级职称328人,无职称人员958人。设置医疗床位146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7.13张;民营医院5所,卫生技术人员149人(其中医师35人,护士82人,医技32人)。村卫生室122所,村医122人。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30个,总面积47.54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2.31㎡。在竞技体育方面,在临夏州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中,和政县代表队荣获“17金、11银、11铜”的优异成绩;在“金徽杯”西北五省(区)武术邀请赛暨甘肃省传统武术锦标赛中,和政县代表队喜获“26金、17银、12铜”,集体项目第二的优异成绩;在“奔跑吧·少年”临夏州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和政县代表队喜获“6金、7银、7铜”的优异成绩。在全民健身方面,在“全民健身我先行”“多彩阿克塞·好客哈萨克”甘肃省第四届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全民健身我先行”甘肃省第七届“金色的田野”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花儿临夏·醉美和政”甘肃省广场舞邀请赛中,荣获“二等奖”一个、“优秀奖”三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实际用水量约为1520.34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863.48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08.46万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498.9万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49.5万立方米。
县内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100%。
全年平均气温为7.0℃,年日照小时数2036.1小时,比上年减少402.9小时。年降水量744.7毫米,比上年增加127.6毫米。
全县地震台站(点)1个,全年未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
全年全县累计农作物受灾面积4536.79公顷,全年因低温冷冻、洪涝、风暴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317.37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包括图1、图2、图4、图5)进行了修订。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来自和政县就业服务中心;财政数据来自和政县财政局;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数据来自和政县民政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和政县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科技数据来自和政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广播、体育、电视数据和旅游数据来自和政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和政县卫生健康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和政县水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临夏县生态环境局和政县分局;气象数据来自和政县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和政县地震局;自然灾害数据自和政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和政县统计局。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县第十六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踔厉奋发、躬身实干,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77479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447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91927万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216105万元,增长4.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8.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7.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454元,比上年增长7.7%。全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6%。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0.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4万人,乡村人口14.19万人。县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3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7‰,比上年末下降1.15个千分点。
表1:2023年和政县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标 | 年末人数(万人) | 比重(%) |
全年常住人口 | 20.33 | 100 |
其中:城镇 | 6.14 | 30.2 |
农村 | 14.19 | 69.8 |
其中:男性 | 10.2 | 50.2 |
女性 | 10.13 | 49.8 |
其中:0-14岁 | 5.91 | 29.1 |
15-59岁 | 11.67 | 57.4 |
60岁及以上 | 2.75 | 13.5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08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159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7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8%。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3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03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5.82万亩,比上年减少0.1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8万亩,比上年增加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4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比上年增加1.18万亩。果园面积1.29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09万吨,同比增长3.05%。其中,夏粮产量1.59万吨,同比下降6.37%;秋粮产量4.5万吨,同比下降7.14%。全年蔬菜产量2.64万吨,同比增长9.65%。园林水果产量1.28万吨,同比增长18.35%。中药材产量0.9万吨,同比增长191.14%。全年肉类产量4669.29吨,同比增长5.1%。牛奶产量2930吨,同比下降3.95%。年末大牲畜存栏4.35万头(只),同比增长5.84%,其中牛存栏4.3万头,同比增长4.88%;牛出栏2.34万头,同比下降2.5%。羊存栏11.69万只,同比增长8.9%;羊出栏7.1万只,同比增长14.5%。生猪存栏0.8768万头,同比下降1.24%;生猪出栏0.94万头,同比增长5.6%。
表2:2023年和政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60914.5 | 3.05 |
夏粮 | 15940.62 | -6.37 |
小麦 | 15016.43 | 2.86 |
蚕豆 | 918.59 | -62.14 |
秋粮 | 44973.88 | 6.85 |
玉米 | 36075.74 | 2.99 |
洋芋 | 8898.14 | 26.01 |
油料 | 14270.43 | 7.41 |
蔬菜 | 26441.63 | 9.65 |
水果 | 12788.15 | 18.35 |
药材 | 9034.9 | 191.14 |
肉类总产量 | 4669.29 | 5.1 |
绵羊毛产量 | 276.12 | 38.68 |
牛奶产量 | 2930 | -3.95 |
禽蛋产量 | 182.9 | -2.71 |
大牲畜年末存栏(头) | 43471 | 5.84 |
牛年末存栏(头) | 43187 | 4.88 |
羊年末存栏(只) | 116930 | 8.9 |
猪年末存栏(头) | 8768 | -1.24 |
鸡年末存栏(万只) | 26.23 | 21.44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2366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595.6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9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1%。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124.4万元,比上年下降15.2%。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651万元,比上年增长14.8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373.9万元,同比增长15.9%;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277.1万元,同比增长12.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6446.3万元,同比增长11.8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204.7万元,同比增长35.2%。全年出口总额98.055万元,同比增长354.29%。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04519万元,比上年增长34.23%。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3355万元,比上年增长62.02%;第二产业投资46718万元,比上年增长4.95%;第三产业投资266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8.98%。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8768万元,比上年增长128.58%。房屋施工面积642822平方米,增长4.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28372平方米,增长6.97%。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85905平方米,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1010平方米。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6%。其中,税收收入10317万元,同比增长33.92%,非税收入3921万元,同比下降21.95%。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3827万元,同比增长80.6%;企业所得税669万元,同比增长168.67%;个人所得税140万元,同比增长28.4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8844万元,同比增长10.89%。其中,民生支出285662万元,同比增长13.55%。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支出43278万元,同比下降15.6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5777万元,同比增长6.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2627万元,同比增长28%。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48.6元,比上年增长6%;人均消费支出22643元,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11.8元,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9279.5元,增长5.7%。
表3:2023年和政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情况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本年 | 上年 | 比上年(±) | 增幅(%) |
可支配收入 | 元 | 26448.6 | 24951.5 | 1497.1 | 6.0 |
一、工资性收入 | 元 | 15657.5 | 14592.8 | 1064.7 | 7.3 |
二、经营净收入 | 元 | 5293.3 | 5108.3 | 185.0 | 3.6 |
三、财产净收入 | 元 | 469.9 | 451.1 | 18.8 | 4.2 |
四、转移净收入 | 元 | 5027.9 | 4799.3 | 228.7 | 4.8 |
总支出 | 元 | 30269.2 | 29533.6 | 735.7 | 2.5 |
消费支出 | 元 | 22643.0 | 21890.5 | 752.5 | 3.4 |
(一)食品烟酒 | 元 | 6495.9 | 6375.4 | 120.5 | 1.9 |
(二)衣着 | 元 | 2381.4 | 2327.6 | 53.8 | 2.3 |
(三)居住 | 元 | 4104.7 | 3879.6 | 225.1 | 5.8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元 | 4186.4 | 4070.6 | 115.7 | 2.8 |
(五)交通通信 | 元 | 2727.2 | 2632.7 | 94.5 | 3.6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元 | 1232.1 | 1163.3 | 68.8 | 5.9 |
(七)医疗保健 | 元 | 1380.3 | 1313.1 | 67.2 | 5.1 |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 元 | 135.0 | 128.2 | 6.8 | 5.3 |
表4:2023年和政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情况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本年 | 上年 | 比上年(±) | 增幅(%) |
可支配收入 | 元 | 9911.8 | 9169.1 | 742.7 | 8.1 |
一、工资性收入 | 元 | 3447.0 | 3218.0 | 229.0 | 7.1 |
二、经营净收入 | 元 | 3607.0 | 3330.0 | 277.0 | 8.3 |
三、财产净收入 | 元 | 162.5 | 150.3 | 12.3 | 8.2 |
四、转移净收入 | 元 | 2695.2 | 2470.8 | 224.4 | 9.1 |
总支出 | 元 | 16041.5 | 15427.0 | 614.5 | 4.0 |
消费支出 | 元 | 9279.5 | 8776.3 | 503.2 | 5.7 |
(一)食品烟酒 | 元 | 2825.8 | 2573.7 | 252.0 | 9.8 |
(二)衣着 | 元 | 773.3 | 749.3 | 24.0 | 3.2 |
(三)居住 | 元 | 1886.8 | 1790.8 | 96.0 | 5.4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元 | 1125.3 | 1086.2 | 39.1 | 3.6 |
(五)交通通信 | 元 | 1039.3 | 1008.8 | 30.6 | 3.0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元 | 360.5 | 348.6 | 11.9 | 3.4 |
(七)医疗保健 | 元 | 1214.7 | 1168.1 | 46.6 | 4.0 |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 元 | 53.8 | 50.9 | 3.0 | 5.8 |
年末全县共有2993户6583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330户3308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30户1027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242634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中,本地参保215481人,异地参保16273人,职工参保10880人,参保率98.7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项,其中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州级5项。完成合同成交金额3160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初级中学8所,小学124所,教学点48所,普通高级中学2所,中专及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14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4396人,比上年增加1221人,其中高中3979人,初中10417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6925人,比上年减少339人。幼儿园在校学生数9026人,比上年减少505人。全县中专及职校专任教师47人,高中专任教师367人,初中专任教师756人,小学专任教师1602人,幼儿园专任教师543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19%,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62%。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持续挖掘文旅首位产业优势,实施了宁河古城旅游基础设施、古动物化石博览园提升改造等项目,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智能停车场等项目,新创建3A级景区2个,星语云端、耳子屲梁、半苍岭、龙泉湖等“网红打卡点”火爆全网。高质量举办了2023中国花儿大会、古生物化石研讨会等活动,发布了和政地区新生代化石“十项世界之最”,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认可,2023年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84亿元、同比增长379.4%。
年末全县共有县级公立医疗机构139个,其中县人民医院1家,中医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1家,乡镇卫生院14所,村卫生室122所。个体诊所48家,民营医院4家。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76人,其中正式职工560人,临聘人员694人,民营机构人员222人。公立医疗机构医师597人(有证393人,无证204人),护士485人(有证428人,无证57人),医技人员172人(有证73人,无证99人),高级职称85人,中级职称121人,初级职称308人,无职称人员962人。设置医疗床位140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6.39张;民营医院4所,卫生技术人员122人(其中医师29人,护士63人,医技30人)。村卫生室122所,村医123人(乡村医生证123人)。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30个,总面积47.54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2.31㎡。全县共有篮球、足球、兵乓球、马术、信鸽、太极拳等6家体育单项协会,81家广场舞健身舞蹈队,15家中国体育彩票、中国福利彩票彩票点,1家健身俱乐部。2023年,高质量举办了“醉美和政·激情八八”西部赛马会暨临夏州第五届赛马邀请赛、“穿越太子山脉·畅游花儿临夏”临夏州沿太子山旅游风情线(和政段)汽车露营集结赛暨自驾游活动、“醉美和政 宏发之旅”和政县房车露营大会、第八届“松鸣岩·云发杯”全省大众高山滑雪邀请赛、甘肃省青少年高山滑雪锦标赛暨全省青少年滑雪公开赛、甘肃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高山滑雪比赛。在竞技体育方面,在甘肃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斩获3金、3银、4铜;在第二届“甘小侠”西北五省区青少年演武大会中,获得15金、31银、35铜、集体项目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临夏州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获得12金、8银、5铜的优异成绩。在全民健身方面,在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甘肃·永靖站)中,节目《花儿与少年》荣获“优秀奖”;在甘肃省第六届“金色的田野”广场舞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和“最佳表现力奖”;在2023年“花儿·临夏”广场舞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大地欢歌”乡村文化年--“律动河州·幸福相伴”全州第十九届广场舞大赛中,广场舞节目分别荣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总用水量657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39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62万立方米。
县内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100%。
全年平均气温为6.4℃,年日照小时数2298.4小时,比上年增加44.5小时。年降水量605.5毫米,比上年减少26.3毫米。
全县地震台站(点)1个,全年未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
全年全县累计农作物受灾面积5500.01公顷,全年因低温冷冻、洪涝、风暴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284.67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来自和政县就业服务中心;财政数据来自和政县财政局;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数据来自和政县民政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和政县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和政县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科技数据来自和政县教科局;广播、体育、电视数据和旅游数据来自和政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和政县卫生健康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和政县水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临夏县生态环境局和政县分局;气象数据来自和政县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和政县地震局;自然灾害数据自和政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和政县统计局。
责编:康 林
审核:杨亮红
供稿:虎瑞鹂
今年以来,和政县紧盯“五经普”筹备工作重点,严格按照国家省州相关文件精神和会议要求,积极主动作为,提前谋划筹备,从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广泛宣传等方面稳步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前期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经济普查工作。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制定印发了《和政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和政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从统计局等相关成员单位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五经普”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不脱节。并召开了和政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重点工作。
压紧压实责任,抓细抓实经济普查工作。严格按照清查方案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清查范围、清查主体及责任人,稳步推进普查小区图划分工作。目前,已绘制确定了县、乡、村边界图,完成全部乡镇的普查小区图划分工作。同时,根据普查工作的需要,抽调工作人员10名充实到县经普领导小组办公室,选调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熟悉村、社情况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400名(其中:普查指导员141名,普查员259名),目前“两员”信息已全部导入系统。
强化宣传报道,全力营造良好的普查氛围。坚持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全方位加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引导,适时在神韵传媒抖音号、视频号及微信公众平台等广泛宣传经济普查工作,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积极参与普查,为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制作经济普查宣传画、宣传手册、宣传横幅等宣传品在全县范围内张贴悬挂,并通过宣传车走进大街小巷,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活动,扩大经济普查影响力。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县内延宕反复的疫情冲击,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安排,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县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向好,人民福祉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和政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41881万元,比上年增长7.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789万元,增长5.25%;第二产业增加值80349万元,增长19.44%;第三产业增加值204743万元,增长3.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3.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612元,比上年增长9.2%。全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1%。
表1: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构成长 | |||
指标 | 绝对数(万元) | 增长(%) | 构成(%) |
地区生产总值 | 341881 | 7.23 | 100 |
分产业 | -- | -- | -- |
第一产业 | 56789 | 5.25 | 16.6 |
第二产业 | 80349 | 19.44 | 23.5 |
第三产业 | 204743 | 3.89 | 59.9 |
分行业 | -- | -- | -- |
农林牧渔业 | 58972 | 5.24 | 17.3 |
工业 | 25279 | 9.75 | 7.4 |
建筑业 | 55070 | 23.93 | 16.1 |
批发和零售业 | 18129 | -2.24 | 5.3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3373 | 25.95 | 0.9 |
住宿和餐饮业 | 7121 | -8.74 | 2.1 |
金融业 | 21389 | 12.85 | 6.3 |
房地产业 | 24707 | -0.42 | 7.2 |
其他服务业 | 127841 | 4.59 | 37.4 |
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0.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1万人;乡村人口14.62万人,比上年增加0.01万人。县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28.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2‰,比上年末下降1.23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0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60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4%。
二、农业
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5.99万亩,比上年增加0.4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4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8万亩,比上年减少0.0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0.81万亩,比上年减少0.39万亩。果园面积1.2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5.91万吨,比上年增加2.96%。其中,夏粮产量1.7万吨,比上年增加15.65%;秋粮产量4.2万吨,比上年减少1.64%。全年蔬菜产量2.41万吨,比上年增加0.42%。园林水果产量1.08万吨,比上年增加18.68%。中药材产量0.31万吨,比上年减少27.9%。全年肉类产量4442.94吨,比上年减少3.73%。牛奶产量3050.65吨,比上年减少17.26%。年末大牲畜存栏4.11万头(只),比上年末增长10.19%,其中牛存栏4.1万头,增长10.81%;牛出栏2.4万头,增长15.94%。羊存栏10.73万只,增长4.58%;羊出栏6.2万只,增长9.73%。生猪存栏0.8878万头,增长5.95%;生猪出栏0.8899万头,增长6.02%。
表2:2022年和政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59114.1 | 2.99 |
夏粮 | 17024.48 | 15.46 |
小麦 | 14598.42 | 26.73 |
蚕豆 | 2420.66 | -24.81 |
秋粮 | 42089.62 | -1.32 |
玉米 | 35027.92 | -0.93 |
洋芋 | 7061.7 | -3.21 |
油料 | 13285.42 | 9.28 |
蔬菜 | 24115.33 | 0.32 |
水果 | 10804.69 | 18.12 |
药材 | 3103.28 | -28.33 |
肉类总产量 | 4442.94 | 13.60 |
绵羊毛产量 | 199.1 | -6.47 |
牛奶产量 | 3050.65 | -17.26 |
禽蛋产量 | 188 | -67.38 |
大牲畜年末存栏 | 41165 | 10.35 |
牛年末存栏 | 40979 | 10.84 |
羊年末存栏 | 107289 | 4.61 |
猪年末存栏 | 8878 | 5.62 |
鸡年末存栏(万只) | 21.6 | 12.44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5279万元,比上年增长9.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4427.87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5070万元,比上年增长23.93%。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326.4万元,比上年下降23.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85.9万元,比上年下降6.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096.2万元,同比下降6.3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89.7万元,同比下降6.8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1519.3万元,同比下降6.0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066.6万元,同比下降9.35%。全年出口总额35.43万元。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01357万元,比上年增长32.5%。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8243万元,比上年增长3.91%;第二产业投资44516万元,比上年增长357.18%;第三产业投资224054万元,比上年增长91.5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460万元,比上年下降46.86%。房屋施工面积616903平方米,增长12.0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93940平方米,增长15.54%。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86595平方米,下降3.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0450平方米。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28万元,按自然口径增长0.62%,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影响后同口径完成14406万元,同口径增长13.89%。其中,税收收入7704万元,同比下降2.23%,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影响后同口径完成9382万元,同口径增长19.06%;非税收入5024万元,同比增长5.35%。从主体税种看,国内增值税2119万元,同比下降39.49%;企业所得税249万元,同比增长6.87%;个人所得税109万元,同比增长11.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5558万元,同比增长13.07%。其中,民生支出251578万元,同比增长11.28%。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支出51293万元,同比增长12.6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58634万元,同比增长15.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86558万元,同比增长25%。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1.5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消费支出21890.5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69.1元,增长7.4%;人均消费支出8776.3元,增长5.5%。
表3:2022年和政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情况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本年 | 上年 | 比上年(±) | 增幅(%) |
可支配收入 | 元 | 24951.5 | 24107.7 | 843.8 | 3.5 |
一、工资性收入 | 元 | 14592.8 | 13940.0 | 652.8 | 4.8 |
二、经营净收入 | 元 | 5108.3 | 5051.0 | 57.4 | 1.1 |
三、财产净收入 | 元 | 451.1 | 445.2 | 5.9 | 1.3 |
四、转移净收入 | 元 | 4799.3 | 4671.5 | 127.7 | 2.7 |
总支出 | 元 | 29533.6 | 28627.3 | 906.2 | 3.2 |
消费支出 | 元 | 21890.5 | 21198.6 | 691.9 | 3.3 |
(一)食品烟酒 | 元 | 6375.4 | 6140.4 | 235.1 | 3.8 |
(二)衣着 | 元 | 2327.6 | 2279.5 | 48.1 | 2.1 |
(三)居住 | 元 | 3879.6 | 3730.0 | 149.6 | 4.0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元 | 4070.6 | 3954.9 | 115.7 | 2.9 |
(五)交通通信 | 元 | 2632.7 | 2527.6 | 105.1 | 4.2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元 | 1163.3 | 1155.5 | 7.7 | 0.7 |
(七)医疗保健 | 元 | 1313.1 | 1285.4 | 27.7 | 2.2 |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 元 | 128.2 | 125.3 | 2.9 | 2.4 |
表4:2022年和政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情况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本年 | 上年 | 比上年(±) | 增幅(%) |
可支配收入 | 元 | 9169.1 | 8537.3 | 631.8 | 7.4 |
一、工资性收入 | 元 | 3218.0 | 3049.0 | 169.0 | 5.5 |
二、经营净收入 | 元 | 3330.0 | 3080.6 | 249.4 | 8.1 |
三、财产净收入 | 元 | 150.3 | 141.0 | 9.3 | 6.6 |
四、转移净收入 | 元 | 2470.8 | 2266.7 | 204.1 | 9.0 |
总支出 | 元 | 15427.0 | 14118.4 | 1308.6 | 9.3 |
消费支出 | 元 | 8776.3 | 8318.7 | 457.5 | 5.5 |
(一)食品烟酒 | 元 | 2573.7 | 2409.0 | 164.7 | 6.8 |
(二)衣着 | 元 | 749.3 | 718.7 | 30.6 | 4.3 |
(三)居住 | 元 | 1790.8 | 1688.0 | 102.7 | 6.1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元 | 1086.2 | 1030.2 | 55.9 | 5.4 |
(五)交通通信 | 元 | 1008.8 | 872.9 | 35.9 | 3.7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元 | 348.6 | 336.0 | 12.6 | 3.8 |
(七)医疗保健 | 元 | 1168.1 | 1114.5 | 53.5 | 4.8 |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 元 | 50.9 | 49.3 | 1.6 | 3.2 |
年末全县共有3064户682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535户30067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04户1130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24319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中,本地参保223718人,异地参保8762人,职工参保10712人,参保率98.9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项,其中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州级B类6项,A类4项。共签订技术合同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225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初级中学10所,小学76所,教学点48所,普通高级中学1所,中专及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142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3031人,比上年增加1084人,其中高中360人,初中724人。小学在校学生数27150人,比上年增加472人。幼儿园在校学生数9678人,比上年增加40人。全县中专及职校专任教师45人,高中专任教师260人,初中专任教师659人,小学专任教师1491人,幼儿园专任教师392人。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100%;高中毛入学率83.76%。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年完成旅游综合收入45568.1万元。
年末全县有县级公立医疗机构3个,其中县人民医院1家,中医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1家。乡镇卫生院14所,村卫生室123所,个体诊所47家,民营医院4家。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86人,其中正式职工567人,临聘人员562人,民营机构人员213人。公立医疗机构医师474人(有证270人,无证204人),护士485人(有证428人,无证57人),医技人员172人(有证73人,无证99人),高级职称91人,中级职称89人,初级职称203人,无职称人员263人。设置医疗床位123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5.88张;民营医院4所,卫生技术人员213人(其中医师79人,护士102人,医技32人)。村卫生室123所,村医123人(其中持有执业证3人,助理医师证30人,乡村医生证90人)。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30个,总面积22.6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1㎡。全县共有爱尚、花蕾、立卓青、舞之灵、星洲、一诺、艺舞、煜豪、韵尚、绘有趣、尚武等11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篮球、足球、乒乓球、马术、信鸽、太极拳、武术等7家体育单项协会,81家广场舞健身舞蹈队,15家中国体育彩票、中国福利彩票彩票点,1家健身俱乐部。6月份,临夏和政法台山景区被省体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2年“甘肃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2月份,和政县被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确定为甘肃省体教融合试点县。在竞技体育方面,在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取得一个第二名;在2022年度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暨健身站点线上技能展示大赛中,和政县选送的武术项目获得二等奖、广场舞项目获得三等奖。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总用水量1680.2749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541.8226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99.295万立方米;生态用水量16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1023.1573万立方米。
县内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为100%。
全年平均气温为6.7℃,年日照小时数2253.9小时,比上年增加71.4小时。年降水量631.8毫米,比上年增加109.6毫米。
全县地震台站(点)1个,全年未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
2022-2023年度发放冬春救助生活11284户,1798万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9157.46公顷,受灾人口52938人,直接经济损失15859.69万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1起建筑施工事故,4交通运输事故,受伤4人,死亡1人,无直接经济损失。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和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和政县财政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和政县交通局;广播、体育、电视数据、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旅游数据来自和政县文旅局;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和政县民政局;教育数据、科技数据来自和政县教科局;卫生数据来自和政县卫健局;用水量数据来自和政县水务局;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数据自和政县应急管理局;地震数据来自和政县地震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临夏县生态环境局和政县分局;气象数据来自和政县气象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和政县统计局。
和政县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2022年度)
填报单位: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名称 | 和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
首页网址 | https://www.hezheng.gov.cn/hzx/index.html | ||||
主办单位 | 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网站类型 | R政府门户网站 □部门网站 □专项网站 | ||||
政府网站标识码 | 6229250008 | ||||
ICP备案号 | 12000741号-1 | 公安机关备案号 | 62292502000101号 | ||
独立用户访问总量(单位:个) | 236104 | ||||
网站总访问量(单位:次) | 329608 | ||||
信息发布 (单位:条) | 总数 | 2100 | |||
概况类信息更新量 | 35 | ||||
政务动态信息更新量 | 1921 | ||||
信息公开目录信息更新量 | 144 | ||||
专栏专题 (单位:个) | 维护数量 | 4 | |||
新开设数量 | 0 | ||||
解读回应 | 解读信息发布 | 总数 (单位:条) | 29 | ||
解读材料数量 (单位:条) | 29 | ||||
解读产品数量 (单位:个) | 0 | ||||
媒体评论文章数量(单位:篇) | 0 | ||||
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 重大舆情数量(单位:次) | 10 | ||||
办事服务 | 是否发布服务事项目录 | R是 □否 | |||
注册用户数 (单位:个) | 117482 | ||||
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单位:项) | 1353 | ||||
可全程在线办理 政务服务事项数量 (单位:项) | 1193 | ||||
办件量 (单位:件) | 总数 | 15873 | |||
自然人办件量 | 10690 | ||||
法人办件量 | 5183 | ||||
互动交流 | 是否使用统一平台 | £是 R否 | |||
留言办理 | 收到留言数量 (单位:条) | 92 | |||
办结留言数量 (单位:条) | 92 | ||||
平均办理时间 (单位:天) | 4 | ||||
公开答复数量 (单位:条) | 92 | ||||
征集调查 | 征集调查期数 (单位:期) | 2 | |||
收到意见数量 (单位:条) | 974 | ||||
公布调查结果期数(单位:期) | 2 | ||||
在线访谈 | 访谈期数 (单位:期) | 0 | |||
网民留言数量 (单位:条) | 0 | ||||
答复网民提问数量(单位:条) | 0 | ||||
是否提供智能问答 | R是 □否 | ||||
安全防护 | 安全检测评估次数 (单位:次) | 3 | |||
发现问题数量 (单位:个) | 5 | ||||
问题整改数量 (单位:个) | 5 | ||||
是否建立安全监测预警 机制 | R是 □否 | ||||
是否开展应急演练 | R是 □否 | ||||
是否明确网站安全责任人 | R是 □否 | ||||
移动新媒体 | 是否有移动新媒体 | □是 R否 | |||
微 博 | 名称 | 0 | |||
信息发布量 (单位:条) | 0 | ||||
关注量 | 0 | ||||
微 信 | 名称 | 0 | |||
信息发布量 (单位:条) | 0 | ||||
订阅数 | 0 | ||||
其 他 | 0 | ||||
创新发展 | R搜索即服务 £多语言版本 □无障碍浏览 □千人千网 □ 其他 |
单位负责人:马晓鹏 审核人: 马进辉 填报人:韩文莉
联系电话:18109410722 填报日期:2023年1月16日
备注:年内未转载媒体评论文章,相关数据为0;本单位未开设移动新媒体账号,相关数据为0;网站未开设在线访谈栏目,相关数据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