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五个结合” 打造“五美乡村”——和政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来源: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1-07 16:28
字号:
收藏

近年来,和政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和美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为契机,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按照连片打造、整流域推进的思路,统筹资源要素、凝聚各方力量,突出“五个结合”,打造“五美乡村”,创建完成乡村建设示范村27个,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5个,绘就了一幅“有山有水、有形有魂、有景有好”的唯美画卷。

一是坚持重面子与重里子相结合,推动“乡村秀美”升颜值。通过制定一个工作方案、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压实县、乡、行业部门三级责任、动员全员参与的方式,推动乡村建设、生态保护、环境治理齐头并进。内外兼修建强乡村。按照“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引导老党员、土专家、乡贤能人和广大群众全程参与,高标准编制完成96个发展类村庄规其中,集聚提升类59个,城郊融合类30个,特色保护类7个做到了“一村一特色、百村百面貌”。群策群力美化环境。实施了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示范县、广通河和政段水生态修复治理、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项目,生态优势持续厚植。深入实施“八改”工程,持续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硬化村社道路177公里,清理垃圾4.8万吨,拆除危房、破旧院门等8900处,改厨3860户、改厕1.29万座。精准发力夯实基础。实施了总投资17.66亿的宁河中学、龙泉初中、县医院内科综合楼等25个教育卫生项目,新增城镇学位6000多个、床位800多个,实现了乡村建设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二是坚持兴产业与促增收相结合,推动“经济富美”强基础。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量质齐升抓农业。紧扣农业优先型县域发展定位,深入实施“11554”产业工程,大力发展“牛羊油果菜菌药”特色产业,全县种植啤特果16.1万亩、油菜15万亩、中药材3万亩、高原夏菜1万亩、食用菌5000亩,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19家。扎实推动牛羊全产业链发展,建成了乐羊羊牛羊屠宰加工生产线等项目,牛存栏9.9万头、羊存栏32.9万只,培育龙头企业18家、规模养殖场139个、规模养殖户5400多户。深挖优势抓文旅。依托4个国家4A级景区,全力争创和政古生物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新创建3A级景区3家,咀头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星语云端、耳子屲梁等新晋“网红打卡地”引爆全网,今年以来接待游客328.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14亿。同时,高位谋划实施松鸣岩大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综合基地,建设了问月航天中心、国防馆等6个场馆,工业馆即将建成投运。千方百计抓增收。持续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完成劳务输转6.3万人次、创收16.2亿元,带动群众就近就业8000多名,发放小额信贷2.16亿元、创业贷9.7亿元、富民贷5680万元。

三是坚持强堡垒与促改革相结合,推动“生活丰美”增活力。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村级组织互动合作的乡村治理机制逐步健全。激发党建引领“新活力”。全力创建“党旗领航·奋进和政”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探索跨乡镇片区工委、跨行业社区大党委,成立了2个乡镇“大工委”、4个社区“大党委”,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15个。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服务”的模式,切实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探索集体经济“新路径”。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通过资源开发、资产盘活、项目带动、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累计投入农业生产设备、果蔬保鲜库等经营性固定资产1640万元,投资光伏电站1.3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763.12万元,村均14.46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资产稳定增值、群众收入稳步增加。

四是坚持树新风与提素质相结合,推动“乡风淳美”厚底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强化思想建设“筑魂”。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工作。抓实文化服务“提神”。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及33个支队,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精心搭建“群众大舞台”。深化移风易俗“聚力”。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评选表彰五星级文明户150户、文明家庭57户、美丽庭院示范户37户、“好公婆”“好儿媳”20个;积极推广红黑榜、积分制,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五是坚持强治理与暖民心相结合,推动“社会和美”有秩序。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构建共治共享格局。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全力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建立“五聘任一承诺”工作体系,成立了1438个社级治理小组,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积极推进主动创稳行动,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了线上村民知情大会、村务“云公开”等机制,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多元供给提升品质。先后建成了综合福利院、敬老院、智慧停车场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实施了西关下新村、松鸣镇片区等1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高标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022年度1314户6637人搬迁任务全部完成,2023年度完成选房1007户、搬迁入住800户。精准落实各类救助资金1.08亿元,全县2258名干部结对帮扶2500名关爱对象,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深度挖掘“八个和政”资源优势,从薄弱处攻坚、向关键处发力,躬身实干、加压奋进,全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