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标题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交和接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有关规定,编制本指南。
一、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及范围
县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包括县政府及县政府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为县级行政机关)。县政府信息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以下信息外,其余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一)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
(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
(四)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五)县级行政机关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
(六)县级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该公开的从其规定)。
二、信息公开的主体及方式
(一)主动公开
1.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负责向社会主动公开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制发的非涉密类政府信息。主要包括:
(1)县政府“和政府发”、“和政府函”和县政府办公室“和政办发”、“和政办函”文件中宜于主动公开的文件。
(2)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情况。
(3)非涉密的县政府重大活动。
(4)非涉密的领导活动、讲话。
(5)非涉密的县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内容。
(6)县政府人事任免。
(7)非涉密的县政府重大督办事项。
(8)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
(9)县政府及其工作机构的领导人员简历、职务、分管工作、机构职责等信息。
公开形式:
(1)和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网址:http://www.hezheng.gov.cn,微信公众号“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开信息。
(2)和政县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三号统办楼2楼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三馆一中心1楼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政务大厅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城关镇兴和路3号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三合镇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三合镇周刘家村二社31号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马家堡镇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马家堡镇中庄村李家城社288号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卜家庄乡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卜家庄乡卜家庄村阴洼社32号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和政县买家集镇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地址:和政县买家集镇团结村下河那社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3)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等其他形式公开政府信息。
2.县政府授权县政府部分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负责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县发改局负责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县财政局负责发布县级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3)州生态环境和政分局负责发布环境质量公报;
(4)县统计局负责发布统计公报;
(5)县司法局负责发布县政府规章;
(6)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公开的县政府的其他信息。
3.县政府各组成部门按职能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非涉密情况;(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
(2)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理情况;(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
(3)国土空间规划及执行情况;(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4)土地征收批准文件;(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5)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公开招投标及工程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等部门)
(6)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单位:县招商局)
(7)资源开发方面的规划、招投标资格及实施过程和结果;(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等部门)
(8)扶贫、优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民政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残联等部门)
(9)公益事业的投资、建设和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10)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方式、采购结果;(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11)政府基金(专项资金)的安排,支持项目的条件、标准、申请程序、批准结果、使用和监督情况;(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
(12)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及其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责任单位:县审计局)
(13)办理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及办理结果;(责任单位:具有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部门)
(14)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责任单位:具有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的部门)
(15)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的目录、标准、依据;(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16)政府定价目录或指导价目录的调整;(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17)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
(18)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及录取情况;(责任单位:县教科局)
(19)本机关的管理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领导成员及分工情况;(责任单位:县政府各部门)
(20)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公开时限:县政府各组成部门应当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调整更新,明确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并通过和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广播、电视、政务新媒体以及其他便于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的载体公开信息。以上信息的公开时限为自信息产生或变更后的20个工作日内。
(二)依申请公开
除上述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其中,公众向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按以下方式办理。
1.受理机构
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受理公众向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8:30-12:00,下午14:30-18:00(法定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咨询电话:0930-5521059
传 真:0930-5521777
通讯地址:和政县城关镇一号统办楼三楼
邮政编码:731200
2.申请方式
向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申请人,应当填写《和政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和政县人民政府网“信息公开”栏目下“依申请公开”子栏目下载,复制有效。填写书面《申请表》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机构代为填写。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但申请人可通过电话咨询申请程序。
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真实载明下列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受理机构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
个人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3.申请渠道
(1)信函申请。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应当在信封的显著位置标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将申请邮寄至受理机构。
(2)当面申请。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接收当面申请。
(3)传真申请。申请人可通过传真方式向受理机构发送申请表。
(4)互联网申请。申请人可通过和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信息公开”栏目下“依申请公开”子栏目,直接填写并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4.申请处理
受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将进行登记和审核。经审核申请的内容描述不明确,或者未按要求提供相应身份证明的,受理机构将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经审核申请符合受理各项规定的,受理机构将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分别作出答复。
5.申请受理时间
(1)申请人当面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提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2)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行政机关签收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以平常信函等无需签收的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于收到申请的当日与申请人确认,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3)申请人通过互联网渠道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传真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双方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6.答复时限
受理机构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将于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将按程序报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受理机构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三、政府信息公开审查
对于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县级行政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不能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开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机构名称: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办公地址:和政县城关镇一号统办楼三楼
办公时间:8:30—12:00 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930-5521059
传 真:0930-5521777
电子邮箱:1782251894@qq.com(此邮箱不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仅提供咨询等服务)
五、监督方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和政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单位名称:和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0-5521059
传 真:0930-5521777
通信地址:和政县城关镇一号统办楼三楼
邮政编码:731200
2.行政复议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930-6214308
通讯地址:临夏市红园路13号
邮政编码:731100
3.行政诉讼
单位名称:临夏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930-6245000
通讯地址: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北滨河东路
邮政编码:731100
今年以来,和政县突出抓好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工作,全县经济运行稳步恢复、向上向好,交出了一份结构改善、韧性增强、效速兼具、量质齐升的半年答卷。
一是项目建设实现“乘势快上”。高效运行“领导包抓、清单管理、专班推进”工作机制,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加强各类要素保障,争取到中央预算内项目19个、资金2.53亿元,专项债券项目6个、资金5.45亿元,第二批申报的16个专项债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全年计划实施总投资226.17亿元的重点项目178个,松鸣岩中国式现代化学生劳动综合实践基地、西关下新村棚户区改造、供热管理站供热系统扩建等53个续建项目加速推进,弘和园林主题酒店、滨河东区二期道路工程等50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5.8亿元。高能电子加速器辐照产业园、新型材料智能装配工业产业园等项目有望实现年内签约落地、年内建成投运,展现出了项目建设大提速、基础设施大改善的喜人局面。
二是民生福祉实现“聚势提效”。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17亿元,
实施了村组道路硬化等85个项目,松鸣镇扁坡、新庄乡前进等30个示范村正在加速建设。实施了总投资8.2亿元的龙泉初中、宁河小学等7个教育项目,新建改扩建校舍14.7万平方米,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成功与省人民医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9269万元,开展技能培训2316人,输转劳务6.3万人次、创收10.6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304人。以攻城拔寨的勇气和魄力,大力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完成了2022年度1314户搬迁任务,落实补助资金1.31亿元、贴息贷款5240万元;2023年度搬迁对象已录入1902户、确定安置房源1659套。
三是主要指标实现“强势增长”。全面细化分解年初目标任务,持续优化完善经济运行调度、重大项目协调推进、重点工作领导包抓等机制,全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6亿元、同比增长7.2%,居全州第3,高于全州(6.6%)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57.2%,居全州第4,高于全州(47.7%)9.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亿元、同比增长8.9%,居全州第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0090元、5476元,同比增长6.3%、8.8%,居全州第4和第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0万元,同比增长11.2%,居全州第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亿元,高于全州(1.5%)10.9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
5月24日,和政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松鸣镇车巴村开展以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增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为主要防控措施的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现场向车巴村部分群众讲解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和当前农作物生长期的管理技术,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现场进行了无人机施药演示,并发放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等宣传资料。
“今天有幸邀请到了和政县农技中心相关技术人员,农药的使用方法进行现场详细的讲解,使农民群众进一步地了解到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我们在现场给参加培训的群众免费发放了农药,在此次培训当中,我们也邀请到了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了无人机喷洒农药现场演示。表示感谢希望县农技中心,今后能够在我们村多搞一些为民办实事的活动。”松鸣镇车巴村党支部书记赵宝鑫说道。
近年来,和政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有关稳粮保供,贯彻中央、省州县粮食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结合“三抓三促”行动,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抓好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切实增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区域,把握关键环节和关键措施,通过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在全县13个乡镇,特别是在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松鸣镇车巴村、大山庄村等36个重点行政村,开展5.08万亩的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县农技中心主任罗建国说:“根据近期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检测病虫害发展的趋势,我们早部署早安排及早采购极度高效的农药,在全县开展一喷三防工作,在全县13个乡镇,我们通过农药免费发放、安全用药知识培训、无人机展示等方式,让老百姓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粮食安全生产,确保农业取得丰收。”
通过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实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减轻病虫、低温冻害、干热风、倒伏和早衰等危害,减少小麦因灾损失、促进小麦保大穗、增粒重,达到稳产增产的目标的“一喷三防”工作,使我县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病虫害防治效率达到85%以上,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将会为今年我县粮食生产特别是小麦的稳产增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今年以来,和政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农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农业本质安全水平,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
一是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今年,省州下达我县的粮食播种面积为15.32万亩5.75万吨。县上根据2023年种植计划表,对照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功能区、一般耕地图斑,进一步核实种植作物、面积及地块属性,对辖区内的粮食播种情况做到了底数清楚,心中有数,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落实到村、具体到农户和地块,确保全面完成粮食播种任务,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
二是全力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县上聚焦全产业链开发、全链条增值,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加大产业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资金、人才向园区倾斜,推动形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聚集度高、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带动农户明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群,着力打造以油菜、食用菌、百益和政花卉、和政辣椒为主导的产业园,确保今年年底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是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谋划筹建和政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利用好农村闲置土地,充分发挥土地最大效益,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逐步成长为种养大户,发展为家庭农场。深入推进“三权分置”,切实把土地所有权稳下来、承包权保护好、经营权活起来。巩固完善农村经营制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促进农业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大对项目资产、入股资金、集体土地等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确保到今年年底,9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近年来,和政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州稳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稳就业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坚持落实“七个着力”,全面推动稳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着力落实就业政策,保障就业。用好用活就业奖补、培训补助、劳务输转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创业促就业政策的宣传,支持贫困劳动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增收。制定印发了《和政县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工作方案》《和政县就业奖补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提供保障。累计落实劳务奖补资金700万元2154人次;落实跨省交通补贴208.92万元3482人,厦门市集美区政府落实务工人员生活补助1540人次720.3万元。
二是着力开展就业招聘,促进就业。坚持线上线下宣传引导,实现劳务信息发布“全覆盖”。在微信平台开发和政就业小程序,动态发布求职招聘信息。在抖音网络平台开展人社局局长直播带岗活动,52家用人单位提供1437个岗位。同时,组织1300多名乡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人员积极宣传就业政策,组织济南、江苏相关企业多次在乡镇开展现场招聘活动,激发群众就业致富内生动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三是着力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就业。探索建立务工人员“求职有门、就业有路、困难有助”全程化劳务输转模式,建立劳务对接机制,对内提升就业能力,对外提高输转质量,成立了由149家会员单位组成的和政县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会,积极搭建劳务智慧平台,千方百计稳就业、提技能、优服务,充分发挥县乡村各级劳务机构和劳务信息平台,精准摸排、动态掌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用工需求,实现人岗匹配,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目前全县劳务输转6.31万人次,实现收入17.42亿元。
四是着力创办就业车间,吸纳就业。充分利用相关政策,采取“内引外联”和“企业+车间+脱贫户”模式,建成认定服装加工、农资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就业工厂26家,吸纳劳动力就业154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36人,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工厂)职工务工补助资金落实105万元,帮助群体稳定增收。
五是着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针对部分重点群体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安排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解决无法外出劳动力就业问题,2022年和政县在开发1044个村级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新开发366个临时性疫情防控公益性岗位。并且从严加强管理,落实日考勤、季度检查制度。
六是着力吸纳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为积极促进全县项目建设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县人社、发改、住建等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县内在建工程项目、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工厂)、中小微企业、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84家招聘单位,在县富强体育场举办为期3天的“2022年和政县在建工程项目及县内企业吸纳本地务工人员专场招聘会”现场招聘活动,招聘会提供工程建筑、电子产品加工、园林绿化等岗位8338个,参加求职群众3000多名。目前全县在建工程项目吸纳就业3734人。
七是着力提升技能培训,稳定就业。统筹开展培训,科学设置班次,协同配合实施,围绕特色劳务品牌,按照地域、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分别开展瓦工、架子工、装挖机操作、中式面点师(牛肉拉面)、林果栽培等专业培训。同时,积极推行“培训劵”式培训,大力开展“订单式”“嵌入式”培训,让参训对象自主选择培训专业、培训机构和培训时段,培训资源下沉到村社,着力提升培训后就业率。目前完成培训11048人。
近年来,和政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接续奋斗、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全县“三农”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步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是脱贫成果获得新提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和群众收入稳定增加,全面落实“六必访、六必查”要求,全覆盖开展了三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专项排查,新识别“三类户”81户405人,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6088条,全县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88元,增长13%。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辍学动态清零,监测户、重度残疾户等重点人群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实现全覆盖,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医保、养老参保率,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得到全面巩固,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是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多措并举狠抓粮食生产,全县粮播面积15.99万亩,粮食产量5.91万吨,均超过州上下达任务。
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完成撂荒地复垦复耕4618亩,建成高标准农田9.9万亩,有效改善了农田耕作条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紧紧围绕“牛羊油果菜菌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油菜、高原夏菜和畜牧养殖,谋划实施了食用菌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产业配套设施项目,建成食用菌产业特色示范村12个、千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2个、规模养殖场139家,落实产业奖补资金6976万元,申报“三品一标”认证6个,打造“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扎实推进农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业保险等工作,全县农业基础持续夯实、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四是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抢抓列为全省乡村建设示范县的有利契机,集中优势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强化要素保障,按照长远谋划、多规合一的要求,全面完成了96个发展类村庄规划编制。安排资金17228万元,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公共服务等项目,17个省州县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任务全面完成。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大力改造乡村风貌、美化人居环境,建成省级旅游示范乡村10个,乡村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五是发展动能得到新聚集。大力引进知名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本地关联企业,创建州级示范合作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各12家,新认定县级龙头企业3家,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8家,清理注销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规范提升35家,辉林啤特果仓储销售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生态农场,周刘家蔬菜种植合作社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联农带农“百强”合作社。
2022年,和政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安排部署,严格按照省州党代会提出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强化农业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稳”字当头,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稳定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与各乡镇签订了稳定粮食生产责任书,落实种植面积到户到地块。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942万元、实际种粮农民补贴247万元。扎实开展“撂荒地”专项整治,严守耕地红线,坚决制止“非农化”,防制“非粮化”,成立工作专班,严格对照国土三调撂荒地图斑,加大整治力度,完成了4559亩撂荒地的复垦复耕,主要种植了油菜、燕麦等。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粮食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不断提高种粮效益。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8.27万亩、产量7.23万吨(其中小麦5.43万亩、产量1.47万吨,玉米9.32万亩、产量4.74万吨,马铃薯2.52万亩、0.82万吨,蚕豆1万亩、0.2万吨)。
二是“调”字化优,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确保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牛羊菜果薯药菌花”等产业,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食用菌、油菜、高原夏菜、蜜蜂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产业效益,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发展特色林果业16万亩、油菜15万亩、中药材2.87万亩、赤松茸1.2万亩、高原夏菜0.57万亩。
三是“建”字开路,全面夯实基础建设。完成了2019年以来6.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了2022年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土壤改良、土地平整、建设灌排水渠、实施高效节水、整修田间道路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新建果蔬保鲜库3座,库容1.4万立方米,储藏能力0.28万吨,目前全县共有有果蔬保鲜库49座,库容达6.77万立方米,储藏能力1.53万吨。
四是“育”字做强,强化经营主体培育。把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作为巩固产业发展巩固成效的有效途径,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按照引进与培育并重,纾困解难与监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大幅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带动能力,目前,全县共有18家龙头企业(其中省级6家、州级4家、县级8家),新认定县级龙头企业3家,监测取消县级龙头企业资格2家,指导申报州级龙头企业1家;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21家,其中规范和较规范的328家、占合作社总数的77%,“五有”合作社215家、占合作社总数的51%;共有家庭农场668家,新培育家庭农场59家。